专为书荒朋友们带来的《雪线以北》主要是描写林秋之间一系列的故事,作者一点儿意思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沉浸在小说人物的喜怒哀乐中。雪线以北
《雪线以北》精彩片段
是某种由内而外的动摇。“你是怎么知道这里出事的?”我走过去,站在她身边,
声音尽量压低。“我爸。”她声音低得几乎被风吞掉,“他是那支队伍的地质顾问。
”我愣住。她没有回头,像是早就准备好说出这个秘密,“官方结论是自然灾害,
但我妈一夜白头。她说我爸临走前留下了一句话:‘那地方有裂缝,不止在地上。
’”我听着,心跳有点乱。她顿了一下,继续说:“我在整理他遗物时,
发现一张被剪掉三分之一的地形图,标注的正是这段山口。但那张图,我找不到缺失的部分。
”风越来越大,耳膜开始胀痛。我拉她回到帐篷,生怕一不留神,这片山就会吞掉她。
天亮后,雪还没停。我们原本打算当天穿过龙口坳进入下一段山脊线路,
但考虑到林秋的身体状况,还有突如其来的信息,我们决定多停留一晚。
阿洛对此没有提出异议,他只是默默在营地周围巡查,确认固定点没有松动,
然后回来坐在一块石头上磨他的刀。这把刀不大,刀柄上用红线缠着一圈旧布。
我注意到他每天都会清理刀口,动作娴熟,像某种日常仪式。那种专注与平静,
让我越来越确认一点:他绝不是临时调来的新手。午后,林秋状态稍微恢复。
我跟她一起检查物资,顺带看了她手里的那段DV画面。爬痕、岩壁、风蚀交错的角度,
全都拍了下来。她说:“这不是人走过的轨迹,也不是落石形成的。它是顺着地势下滑的,
太整齐了。”我没回答。因为我也看出来了,那道痕迹和自然风蚀的分布完全不一致,
它呈现出某种连续性,像拖行。“你怀疑当年出事,另有隐情?”我问。她点头,
“我父亲的队伍是政府立项勘察项目,名义上寻找矿脉,其实是监测断层活跃度。
那年这里的地壳活动频繁,但报告被压下来了。失联当晚,整个峡谷发生过一次小型塌陷,
官方只字未提。”我看着她,又回头看了眼坐在远处的阿洛。他正低着头用皮绳绑雪套,
似乎没听到我们对话。天色转暗前,我们去了山口另一边做实地探查。...
小说《雪线以北》试读结束!